当前头条:生存之道:生的使命

2023-06-02 13:53:35 来源:个人图书馆-碧海蓝天kx32di

如果把这世界上的事物分成两类,无非生命和物质。

作为物质,没有目的,你们爱咋咋地,一切顺其自然,很听话,也很安逸。

但作为生命,找工作、找房子、找对象、分分钟还被忽悠…,显然是要苦逼得多。


(资料图片)

没办法,这都是命。

所谓生命,就是生的使命。

假如没有使命,也就没有目的、目标、方向、愿景、意志、选择…,也就不会有任何的行动和行为。那就是普通的物质。

所以,生命-使命=物质。

你可能会说不对呀,我无欲无求、我啥也不想就在那发呆,难道就不是生命了吗?

可是,如果有人一巴掌打过来你会不会闪?打一下不闪,打十下呢?终究会闪对不对?

所以,这就是使命一:生存。

为了生存,你应该会想尽一切办法,竭尽所能,排除万难地,来保护自己避免损失或受到伤害。

然而,“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”(熵增),就算你躲在冰箱里也会受到损失和伤害,这是无可避免且没办法根治的事情。

所以,一味地“避害”一定行不通,还必须要“趋利”,必须得让你的收益大于这个损失。

这就是使命二:生长。

生长也可以说是为了生存,是为了更“好”、更长久地生存。

所以,你应该会想尽一切办法,竭尽所能,排除万难,来不断地让自己生长、生长再生长。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。

然而,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。资源有限,竞争激烈,怎么办?

强大强大,强,才能大。

显然,只要对手比你强,你就不能大了。

所以,除了“自强不息”外,似乎就没有别的选择了。

那,怎么才能让自己变强呢?

“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”。

怎么叫“自胜者强”呢?

说白了就是通过自己 pk 自己、自己伤害自己的方式,让自己变得更抗揍、更皮实。

所谓“两害相权取其轻”嘛,自己主动进行一些相对小的、可控的自我伤害,就叫训练。

自己主动进行一些相对小的、可控的试错,就叫学习和迭代。

可见,生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,但只要收益大于代价,“自强不息”之路是可以跑通的,而且,好像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吧?

然而,经济学有个原理叫边际收益递减,就是说你不可能“购物一时爽,一直购物一直爽”。

总有一天,你的生长会超过韭菜的生长,而肚子饿是不可遏止的。

怎么办?

把韭菜根都刨来吃了,这是必然的。OK,Game over。

且慢。

也许,更好的办法是,未雨绸缪。在韭菜吃完之前就进行“自我分裂”。

通过“自我分裂”,一方面可以降低个体能耗、提高灵活性和竞争力;另一方面可以探索更多不同的可能性,以及增加物种的生存几率。

这就是使命三:生育。

生育也可以说是一种生长,或者说生长其实也是在不断地进行“自我分裂”。

所以,生长和生育本质是一样的,都是“自我分裂”,都是在“自强不息”,都是为了能够更长久地生存。

汉字挺有意思,长大(生长、空间)和长久(生育、时间),一个“长”字就说完了。

生命,就是生的使命,这是否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“精神”呢?

以上,关于生命的一点思考,对你有什么启发吗?欢迎留言或加 V 交流。

世界是普遍联系的,正确的知识也是。致力于融合哲学、逻辑、科学及传统文化的智慧,让生活更精彩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 有一张信用卡申请第二张怎么被拒了 原因如下-环球微资讯
下一篇: 最后一页